重庆与国内AI企业签署三大合作协议


11月29日,市经济信息委与中国在重庆进行访问的人工智能企业签署3份合作框架协议,计划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。这些协议包括培育“AI+产业生态”的举措,旨在促进一批人工智能项目的落地到重庆。

▲市经济信息委与人工智能企业团签约。(市经济信息委供图)

此次来渝访问的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团由10家行业领先的企业组成,其中包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等。这些企业的整体估值超过500亿元,并拥有来自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技术团队,业务涵盖智算中心建设、算力组网服务、多模态大模型开发、数据治理服务、集成电路设计和智能硬件研发等领域。

企业团的智能产品及运行方案在城市治理、教育、安防、游戏、医疗、金融等多个方面得到应用。我市与企业团达成的3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具体如下:

1. 大模型训练基地项目:将在渝建设智算中心,提供质高价优的算力服务,支撑大规模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。

2. Chiplet(芯粒)与先进封装产线项目:建成投产后有助于实现全链条国产半导体发展,带动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3. AI+赋能应用项目:拓展智能制造、智慧交通、医疗健康、智慧教育、智能安防、智慧金融等领域应用场景,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。

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我市引进和培育了科大讯飞、中科摇橹船、中科云从等一大批人工智能企业,并联合两江新区、重庆高新区和渝北区申报创建“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”。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、健全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应用场景,我市成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“试验场”,目前在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已形成一批典型示范应用场景。累计实施了5900多个智能化改造项目,并建成183个智能工厂和1096个数字化车间。全市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位列西部第一。

接下来,市经济信息委将细化此次合作内容,深化沟通对接,统筹协调资源,全力保障项目落地实施。同时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,引导培育更多本土人才,孵化更多优质企业,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入渝形成产业集聚,繁荣产业生态,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