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AIGC视觉应用论坛在京启幕,AI成视觉行业新动能
**论坛汇聚精英 共话AIGC前沿趋势**
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 近日,“2024 AIGC视觉应用论坛”在京成功举办。影视导演、短剧导演、广告业从业者、广播电视从业者,以及AIGC创作者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视觉创作中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。
**可灵AI推出1.6版本 新模型带来显著提升**
快手副总裁、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张迪介绍了即将推出的可灵AI 1.6版。新模型将大幅提升视频质量,并在文本遵循、动态表现和风格一致性等方面有明显进步。
数据显示,自半年前上线以来,可灵AI已有超过600万用户,累计生成了超6500万个视频和超1.75亿张图片。该应用迅速普及并加速落地。
**AIGC导演共创计划开启 新模式探索未来**
12月6日,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在快手平台启动,并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首映礼。“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”由知名导演李少红、贾樟柯等发起,涉及奇幻、志怪、亲情和动画等多种题材。
论坛上,《百鬼勿扰》的导演俞白眉表示,“可灵导演计划具有巨大的先发优势。短短半年间,已有九位导演使用AI完成了影片制作。”
**AIGC助力电影创作 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**
李少红指出,人工智能为艺术创意提供了广阔想象空间,并带来了许多灵感。通过不断训练与积累,AIGC能够掌握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特点。
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认为,电影是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产物,在现代视听媒体中最具技术引领性。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在AIGC服务电影创作生产方面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。
**迭代加速 推动行业变革**
半年内,可灵AI已经完成了16次更新。“运动笔刷、对口型等功能刚推出时还不存在,现在一个月内已全部实现。”李少红表示,新版本的发布让创作者们充满期待。董润年则认为,人工智能拥有制作长篇电影的巨大潜力,并建议行业从业者尽快掌握使用AI的新技能。
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AIGC技术在视觉创作中的强大应用能力,还为未来的影视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,引领着行业的变革和发展。
张迪指出,超级创作者的反馈、建议和需求是推动可灵AI持续迭代的动力源泉。“乐观估计,视频生成大模型在1年内可能达到制作个人影视剧所需的成熟度。”这是《流浪地球2》科学团队制片人王姝的观点。
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,未来AIGC的发展将以人机协同为主导。他强调:“通过挖掘AIGC的巨大生产力,可以为影视创作提质增效。”
国内首部AIGC原创奇幻微短剧《山海奇镜》的导演及制作人陈坤表示,人工智能将是一个持续十年以上的行业机会。“今天所有的尝试都是新的起点。”他认为,AI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流程效率,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优质IP创意落地的速度。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工程师王子建分享了他用可灵AI还原历史场景的作品《百年前的那次出发》。这部微电影详细再现了100年前中国人第一次报名参加奥运会的真实过程,为未来AI应用创新提供了新思路。
WPP数据与技术中心高级咨询顾问张诗梵则展示了AIGC在汽车和食品饮料等行业中的实际案例。她指出:“AIGC将会改变消费者体验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,全面拥抱AIGC已经成为广告行业的必然趋势。”
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王跖认为,随着视频生成大模型技术的进步,新技术、新工具将促进产业融合,重构生产流程,推动内容创意产业升级革新。
综上所述,AIGC的应用前景广阔且充满无限想象力。